图1 湖南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褐翅鸦鹃标本
神秘传说
传说有人将折了脚的褐翅鸦鹃雏鸟放回鸟窝,褐翅鸦鹃寻来一种神奇的药草给雏鸟敷上,第二天竟奇迹般恢复了。
因为这个故事,褐翅鸦鹃便有了“骨伤神医”的称号,而这个称号给他们带来的却是灾难。人们并没有找到那种一天治疗骨伤的神奇药草,于是乎把主意打到褐翅鸦鹃身上,认为吃褐翅鸦鹃有通经活血、祛风除湿等。
形态特征
褐翅鸦鹃两翅、肩和肩内侧栗色,其余体羽,包括翼下覆羽和尾羽全为黑色。其头至胸有紫蓝色光泽和亮黑色的羽干纹,胸至腹具绿色光泽,尾羽有铜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暗色羽端。冬季上体羽干色淡,下体具横斑。
褐翅鸦鹃幼鸟上体暗褐色而具红褐色横斑,羽轴灰白色,腰黑褐色而杂以污白色至棕色横斑;尾黑褐色,具一系列苍灰色或灰棕色横斑。幼鸟下体暗褐色,具狭形苍白色横斑,随着幼鸟的成长,黑色比例增大,横斑减少。
图2 飞行的褐翅鸦鹃
栖息与分布
褐翅鸦鹃主要栖息于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林缘灌丛、稀树草
坡、河谷灌丛、草丛和芦苇丛中,也出现于靠近水源的村边灌丛和竹丛等地
方,但很少出现在开阔的地带。
世界分布: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
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
国、越南。
中国分布: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南部和海南岛。
图3 褐翅鸦鹃分布图
生活习性
褐翅鸦鹃喜欢单个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它善于隐蔽,遇到干扰或有危险的时候就很快藏在地上草丛或灌丛中,也善于在地面行走,跳跃取食,行动十分迅速,还常把尾、翅展成扇形,上下急扭;飞行时急扑双翅,尾羽张开,上下摆动,速度不快,通常飞不多远又降落在矮树上。它的鸣声连续不断,从单调低沉到响亮,其声似“hum-hum”声,好像远处的狗吠声。
褐翅鸦鹃食性较杂,主要以毛昆虫为食,也吃蜈蚣、蟹、螺、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它无脊椎动物,以及蛇、蜥蜴、鼠类、鸟卵和雏鸟等脊椎动物,有时还吃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
图4 捕食的褐翅鸦鹃
繁殖方式
褐翅鸦鹃每年3月雄鸟开始求偶,全身的羽毛蓬松,两翅低垂,尾呈扇状展
开,围绕和追逐雌鸟,同时也用鸣声来吸引雌鸟;这时的雌鸟也常鸣叫,叫
声好像母鸡的“咯,咯”声。褐翅鸦鹃一般营巢于草丛、灌木丛、芦苇、竹
林以及攀缘植物等处。巢由细枝、草茎、草叶等构成,结构较为粗糙,形状
为球形,孵卵的亲鸟的尾羽常常露在巢的外边,每窝产卵3-5枚。雄鸟和雌
鸟轮流孵卵。雏鸟孵出后就能在地上蹒跚而行,有危险时便钻入草丛之中,
一周以后便能离巢试飞。
图5 褐翅鸦鹃雌雄鸟
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保护好现有褐翅鸦鹃现存环境不再被破坏。
2、加强保护意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保护意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育。
3、整顿非法经营利用行为:对经营利用非法猎捕或走私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并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