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标本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动植物标本馆 > 正文

白冠长尾雉

发布人:日期:2022年05月02日 22:30浏览数: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是我国特有种,又称樊鸡,长尾鸡,黄花银鸡,为长尾雉属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因分布范围日渐减少,最新动物保护名录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羽毛修长而艳丽夺目,一直为京剧武将的头饰。

全长667-1600mm。雄鸟头、颈白色,上体大都金黄色,各羽具黑缘,颈后有不完整的黑领;中央二对尾羽特别长,上具黑栗两色并列的横斑;翼上覆羽白色,有明显的黑褐色羽端;下体栗色具白色杂斑,腹部中央黑色。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具明显的白色矢状斑【1】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和疏林灌丛等。阔叶林,混交林为其最适生境,针叶林等为次适生境。性机警,胆怯,反应灵敏。一般由雄鸟带领在茂密的树林下游荡、觅食。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嫩叶为主要食物。偶尔也食昆虫、蠕虫等。春季在上午5:00—7:00、下午5:00—7:00是最适取食时间, 也有报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上午7—8时和下午3—4时是活动高峰。约在日出前20分钟,天蒙蒙亮时从夜栖树上飞下,白天游荡觅食,天昏黑时上树休息。夜宿为隐蔽条件相对较好的阔叶林或混交林, 一般雄雉独宿一树, 而几只雌雉同栖一树【2】

白颈长尾雉一年龄性成熟。在繁殖季节,雄雉靠连续扑打翅膀发出的音响(当地称为“打蓬”)与雌雉联系。以1雄2雌和1雄3雌居多, 雌雄交配后一般即离去,自行筑巢、孵卵、觅食, 雄雉则在繁殖地游荡生活。3月发情配对,4月初营巢产卵, 到5月底产卵期结束,每年繁殖一次。营地面巢于较隐蔽的林内和林缘的岩石下, 亦有在大树底、丛枝间和灌丛里。巢地一般离水源较近,食物丰富。巢极简单,以枯枝落叶构成,中凹作盘状。每巢卵均为6-9枚, 孵化期25-26天,5月中旬幼雏出壳。

分布于中国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湖南西部,贵州北部,南部和西部,四川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甘肃东南隅康县,云南东北隅的昭通,安徽西南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苏东北隅的东海县。我国以白冠长尾雉建立的保护区有: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等。

Fuller 和 Garson 报道目前在国外圈养个体(有记录)大约有 500—600只,全世界仅为10000—50000只。其中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地之一,种群约有800—1000只;据1987年吴至康报道,贵州有476-519只【3】。导致白颈长尾雉濒危因素主要有 1)栖息地片断化与丧失导致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和栖息地的破坏是主要原因;2)狩猎是导致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长期的乱捕滥猎,使白颈长尾雉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受到冲击,导致野生动物资源的枯竭;3)保护区工程建设,如水电站的建立对白颈长尾雉的正常生活史产生了影响,保护区中生态旅游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适宜雉类栖息的植被;4)人为干扰等方面。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一是制止乱捕滥猎;二是加强研究, 在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奖惩分明, 以促进资源的发展;三是雉类均喜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活动,重点加强保护区植被保护,加强对水源的管理,针对雉类活动性不强的特性,应重点加强阔叶林区周边水源管理;四是减少在森林边缘以及森林内的林业生产活动等人为活动的干扰,进行适当的栖息地恢复,在片断的栖息地间建立森林走廊,促进种群间交流【2】

 湖南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已有的白冠长尾雉标本有6件,5雄1雌,标本产地为吉首、永顺、还见于桑植、龙山、花、凤凰、怀化、芷江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95,中国鸟类图鉴【M】75-76.

2、刘鹏,刘美娟,张扬等.白颈长尾雉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科学,2017,36(3): 220-224

3、吴至康,许维枢.白冠长尾雉在贵州的分布和数量[J].动物学研究,1987,8(1):13-19.




上一条:云豹

下一条:黄腹角雉

【关闭】